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和此次疫情互联网作用这样的话题,一直都是很多人想知道的,接下来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日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加110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报告》显示,在基础网络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手机基站总数达到1129万个,其中5G基站累计建成开通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监测的活跃应用数量已达260万个,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此外,《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数均有一定增长。截至今年6月,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047亿、1044亿、1026亿,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952;网络约车、在线旅游预订、网络文学用户数较2022年12月分别增加3492万、3091万、3592万,增速分别为80、73、73,成为三大类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

互联网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经济复苏。

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上半年我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动了经济复苏。

《报告》显示,互联网服务体验和用户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下载量同比分别增长599和151,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信息可及性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老龄化友好转型进一步推进。1735个主流常用网站和移动应用完成老龄友好改造,一批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持续温暖“快时代”“慢人群”。

工业互联网产业持续提升终端、网络、边缘、云、应用的产业供给水平,推动共性技术和个性化技术融合创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6月,我国已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工业互联网识别分析系统覆盖31个省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240余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建成。

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各类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企业抓住疫情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良好机遇,积极推动各场景线下业务恢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网络购物、网络约车、在线旅游预订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生活体验。截至6月,上半年我国网购、网约车、在线旅游预订用户数均增长超过3000万。

网络购物继续对消费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网络购物在拉动消费增长方面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网络购物在消费中的比重稳步提升,跨境电商等商业模式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606万亿元,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6%,占消费比重稳步提升。截至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84亿,较2022年12月增加3880万,占网民总体的8.20%。

从业务发展来看,我国跨境电商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占外贸的比重从五年前的不到1%上升到5%左右,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的主要因素。重要的生力军;农村电子商务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为畅通城乡商贸流通、带动工业产品下乡、农产品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产地直采、“电商+旅游+采摘”等多种新模式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2号《报告》重点以栏目形式对网民数字技能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网民数字技能水平普遍提高。2023年上半年,各类数字产品和服务加速渗透,网民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截至6月,掌握至少一项初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866人;掌握至少一项中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604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1个百分点。此外,在掌握初级技能的网民中,精通初级技能的网民比例为604人。其中至少一项为216个,较2022年12月实现小幅增长。

二是重点群体逐步掌握数字技能。各地多措并举,从环境端加强政策引导,从需求端加强宣传教育,从供给端降低使用门槛,促进重点群体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字技能。截至6月,学生网民中掌握至少一项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到985人,掌握至少一项中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到810人,分别比12月增加06个和45个百分点2022年;50-59岁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中掌握至少一项基本数字技能的比例为728。60岁及以上网民中至少掌握一项基本数字技能的比例为546。至少掌握一项基本数字技能的农村互联网用户为750人。

2023年上半年,各大网络视频将继续坚持优质内容创作,探索影视产业化道路。长短视频之间的竞争关系将逐步转变为合作共赢,行业发展态势向好。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44亿,较2022年12月增加1380万,网民使用率达到968,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几乎成为一个通用的应用程序。

一是持续加强优质内容供给,构建良好内容生态。多元化的节目类型和优质的节目内容一直是视频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各不断加强优质内容创作,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内涵、积极向上的优质节目,带动用户粘性。

二是继续探索影视产业化,推动产业降本增效。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构建影视产业化体系,推动影视产业实现从决策到决策的全流程升级。管理到生产和分销。例如,在流程方面,将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到审批、进度管理等多个方面,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资产方面,通过建立影视资产共享,使用道具、服装、场景等虚拟资产。对资产进行系统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长短视频从竞争转向合作,逐步实现产业共荣。长视频丰富的内容储备为短视频的衍生创作提供了活力源泉。短视频也成为影视作品推广的重要形式。两者的合作可以促进、用户、创作者的共赢。

本篇文章分享的关于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和一些此次疫情互联网作用的相关题已经解完毕,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喜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