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阳”先别慌,自我防护这样做

对于一些身边有“阳”先别慌,自我防护这样做和疫情期间给他人测体温防护的相关题,网上众说纷纭,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讲解。

在家照顾病人的人总觉得自己会是下一个发烧的人;当他们听到同事积极的时候,总觉得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当听说邻居呈阳性时,他们想关上门窗,隔绝空气……随着周围感染COVID-19的人数不断增加,许多市民总觉得自己不经意间接触到了与一名“阳性”患者。一时之间,他们不知道是自我隔离还是继续上班,陷入两难境地。针对这些情况,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如果身边有人“阳性”,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我监测,对环境进行消。

“密切接触”后应做好自我监测

家住叠区芦荻路的吴老师最近心情焦躁不安。他的妻子和儿子发烧并被诊断出感染了COVID-19,但与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他却没有任何症状。吴老师很紧张,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上班。他担心自己可能携带病并将其传染给同事。吴老师向公司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尽管领导表示可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尽量在家办公。

吴老师的情况也是很多市民面临的题。如果家里有病人,我还可以上班吗?如果同事被感染,我还应该去上班吗?桂林市疾控专家表示,如果家人或附近同事被感染,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监测。疾控专家解释说,接触过阳性患者并不一定意味着会被感染。此时,市民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看看是否发烧,关注身体状况,看看是否有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则需要自我隔离,然后服用适当的药物。一旦症状加重,可以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就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就医和回家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没有COVID-19症状,公民可以正常上班,但必须保护自己,包括正确佩戴口罩、不聚餐或聚会,工作环境必须消。

非必要不需要做核酸检测

虽然大家对于COVID-19感染的心态正在逐渐改变,但很多人在接触感染者后首先想到的是“我需要做核酸或抗原确认”。家住红岭路的小段是这么认为的。得知同事被感染后,她立即回家进行了抗原检测。虽然结果显示阴性,但她觉得自己最近有感冒的迹象,想做核酸检测,但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放弃了。“每个人都说你只需要在家自我监测并服用适当的药物即可。”

对于接触阳性患者后是否进行核酸“确认”的题,桂林市疾控专家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公民如果接触过阳性感染者,可以选择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或身体不适,可采取退烧、咳嗽等对症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如有必要,做好个人防护,自行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疾控专家建议,接触过阳性患者的公民首先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果没有出现症状,可以正常工作,同时做好自我防护。如果出现症状,公民需要接受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发病3天后,青壮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咳嗽、咽痛仍较严重。从临床来看,大多数轻症患者发病7天后核酸开始转阴,病载量很低,基本不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3天后,咳嗽、流鼻涕、咽痛等症状可能会明显缓解。当市民感觉喉咙痛、咳嗽不再影响睡眠时,就意味着身体已经基本康复,适合重返工作岗位。

注意工作场所的消和通风

如果你周围有人呈“阳性”,在对你的家进行消的同时,你也应该对你的工作环境进行消和保护。桂林市疾控专家表示,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时,应优先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密度。办公室使用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关闭回风并运行新风,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办公时间,工作人员应按要求佩戴口罩,交谈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办公用品消时,可用有效氯含量500毫克/升的含氯消剂喷洒或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物。如果你的工作场所有食堂,要注意空气流通,每天进行消。最好打包餐食,以避免人群拥挤和聚餐。单位公共卫生间应加强空气流通,保证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并随时进行卫生,保持洗手盆、马桶无污垢。可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剂清洗。擦拭公共台面、洗手盆、门把手、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如果办公室使用电梯,可在按钮处放置纸巾按按钮,并定期用75乙醇消。电梯地板可用一定比例的84消液清洁擦拭。

处理办公区域垃圾时,必须注意分类、密封。建议配置医用口罩专用垃圾桶,生活垃圾与防控物资垃圾分开处理。转运垃圾时,注意密封。另外,定期使用84消液对垃圾容器进行消。编辑苏文娟通讯员周天华

本篇文章解完了关于身边有“阳”先别慌,自我防护这样做的这类相关话题,以及一些疫情期间给他人测体温防护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诸位网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