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当“团长”——疫情中的温暖与感动

不少人都关注了我在上海当“团长”——疫情中的温暖与感动和以及她感动了疫情作文相关的话题,大家都不是很了解,那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

中国网,北京,4月25日。3月以来,上海成为新一轮疫情的“重灾区”。防控措施下,物资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困境之下,一群人自发上前,为邻居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他们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头儿”。李玉婷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她向中华网编辑讲述了自己成为“领头羊”的故事。

李玉婷居住的黄埔鑫源社区是一个大型社区,有4000多人。上海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李玉婷变得异常忙碌。从3月中下旬开始,李玉婷尝试联系周边菜贩,给邻居送菜。一开始,一批十几公斤的蔬菜送到了小区门口,然后李玉婷用小推车拉走了,分发出去。随着疫情发展,团购人数和团购种类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李玉婷不仅是社区十几位“团长”之一,还担任整个社区的“团购总协调员”,协调管理20多个团购微信群在社区中,包括许多500人的大型团体。

李玉婷整理的团购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社区的十几位‘班长’各显其能,想尽办法联系食品厂家、蔬菜基地,保证菜品新鲜,而且价格不要太贵。”李玉婷表示,“班长”的工作就是每天处理海量信息,不仅要与供应商沟通,还要倾听并解居民的疑,处理售后题,尽力满足居民的需求。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

4月1日起,黄埔鑫苑小区所有建筑开始实施封闭管理。所有居民都没有离开家,所以分发和送货工作只能委托给物业管理人员。但考虑到物业公司人手有限,李玉婷需要与“团长”讨论协调每天的团购数量和到货时间,避免出现运输能力不足的题。此外,李玉婷还需要汇总开团信息、截止时间、负责人员等信息,并在各团公告中及时更新、同步。用“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来形容工作量大一点也不为过。

这段时间李玉婷常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作为一名6岁孩子的妈妈,“一般晚上9点左右孩子睡觉后,我就开始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查看收据,基本上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才可以休息,然后又开始,早上六七点就得起床,安排接菜的工作。

社区居民分批购买的食物正在等待分发。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李玉婷说,黄埔鑫苑小区近一半的居民是老年人,年龄最高的已超过100岁。对于无子女的独居老人,居委会定期送去蔬菜等基本生活用品,但品种选择有限。因此,“团长”在团购时会对这些老人格外照顾。“因为老人用手机不方便,一开始我们都是上门登记,后来实行居家隔离,我们就打电话询,有时也会给独居老人一些。””。

谈到团购工作的辛苦和劳累,李玉婷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她说,她很幸运,社区里邻里关系非常融洽,大家都理解和认可她的工作。偶尔,有居民对团购工作或产品表示不满,其他热心居民就会立即站出来为“团长”说话。“我们的‘班长’都是公益事业,自愿捐款,一旦货物丢失,我们还要赔偿。”李玉婷说,正是因为如此,居民们经常通过微信表达支持。“头头”们的感激之情。有人称赞李玉婷是“中国的好邻居”,有人真诚地说“我们的社区真温暖!”,还有居民坚持送她一些蔬菜和水果以表达谢意。这些都让李玉婷非常感动,也更加确信自己在做事。有意义的事情。

李玉婷的家人也表达了对她工作的支持。“有时我太忙了,无法和儿子一起睡觉,他理解,因为他知道他的妈妈正在做善事来帮助大家。”李玉婷说,“我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希望他以后也能帮助其他人。”

本文讲解了关于我在上海当“团长”——疫情中的温暖与感动的这类话题,和一些她感动了疫情作文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网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