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详细介绍青未了|崔光乐后备箱里的母爱的题和一些关于疫情期间的母爱相关的话题,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
文本|崔光乐编辑|燕子图片|互联网
今年五一假期,我们只在家乡呆了几天,就告别了白发苍苍的妈妈。我们一家人和老人家难免有些依依不舍。临行前,妈妈总是叮嘱我从家乡带点当地的特产,比如红薯、生姜、干扁豆、饼干等,既是蔬菜,又是食品。妈妈亲自上阵,把大大小小的袋子拎到车上,直到装满了整个后备箱。我深深地明白,这个小小的箱子里承载着妈妈浓浓的爱。
出发的那天早上,为了让我们一家人吃到新鲜的樱桃,趁我还在睡觉的时候,妈妈早早地起床,拿着一个小篮子去院子里摘樱桃。这棵樱桃树是我母亲几年前种下的,以便我们兄弟姐妹可以来摘樱桃。这棵树的树冠并不大,只有3米高,树枝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樱桃。此时的樱桃还没有完全成熟,大部分已经由绿变黄,只有少数变红,像玛瑙一样,点缀其中,让人垂涎欲滴。我的家乡位于安丘市西南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棵樱花树。或许地理环境适合种植,也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樱桃成熟的季节,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村里的大街、田间小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过年还要热闹。这一幕,不亚于陈忠实老师笔下的樱花红景象。我家也有一个樱桃园。南山脚下有十多棵树。它们是三十多年前我父亲还活着的时候种下的。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樱花树枝繁叶茂,每年结出很多果实。在我看来,这片小小的樱桃园,母亲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难道不是她的精神家园吗?樱桃成熟的时候,母亲并不卖掉它们,而是先叫孩子、亲朋好友来品尝,因为这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这时,妈妈是最幸福的,脸上整天挂着笑容。有时兄弟姐妹会带上朋友,亲戚们也会带上亲人,三五成群地来到母亲的院子里,亲切而热情地与久别重逢的母亲团聚。两人聊着天,小院子顿时热闹起来。之后,我们去南山花园摘樱桃。我心里明白,妈妈不仅仅期待亲朋好友来吃樱桃,更重要的是能够和他们见面、说话、聊天。当我们更加了解彼此时,她的心自然会变得更加开放。
我妈妈经常在电话里告诉我,每年樱桃成熟的时候,你们一家人都吃不到,我心里很难受。我安慰妈妈说,城里有樱桃,可以吃。但我知道,城里的樱桃是值的,妈妈种的樱桃是无价的。是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总是先吃苦后享受,并愿意与孩子分享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整个早上,妈妈都踮起脚尖,专心致志地把红樱桃一颗一颗地摘,直到装满了篮子。当我从妈妈手里接过它时,我的心不禁感到温暖,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虽然疫情阻断了人们三年来见面和交流的机会,但它永远无法阻断人世间的亲情纽带。这期间我和妈妈一直保持热线联系,手机24小时开机。老人经常在电话里嘱咐我们一家人出门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他的话语中,带着无尽的担忧。可是我为什么不想念妈妈呢?十多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生活。有时她会和她的兄弟姐妹呆一会儿。她也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年,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乡。小院内。一方面,妈妈身体还好,另一方面,我们村里的人都对她很熟悉。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担心母亲的生活会出题,所以我们劝她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母亲总是拒绝。妈妈说我身体很好,在家乡生活舒适、方便。其实她也不想给我们兄妹添麻烦。但我的心里,却始终挂念着我的妈妈。我经常在电话里劝妈妈少干活,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幸运的是,姐弟俩离家乡并不太远。从城市到他们的家乡只有三十、四十公里。于是,几个姐弟时不时地回到家乡看望、照顾母亲。因为离家千里,每年能回家乡的次数实在是有限。另外,由于这几年的疫情,我回去的机会也比较少,更不用说照顾老人了。我不禁感到无比的愧疚。去年7月底,妈妈庆祝了80岁生日,她应我会回去,但疫情又发生了。今年春节,同样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一家人没能和老人团聚。妈妈安慰我说她身体很好,你不用这么远回来。话虽如此,我还是能感觉到妈妈很想念我和我的家人。算起来,我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妈妈了。老人给我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想念妈妈了。大多数时候,我每周都会和妈妈通一两次电话,大部分是我打的。妈妈主动给我打电话,可见老人是多么想念我的家人。有时,在电话结束时,妈妈微笑着说“我很好,但我不想你。”它让人发笑。我知道妈妈正在努力原谅我。
今年清明节,我下了最大的决心,决定回家乡看望妈妈。妈妈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我提前准备好了各种食物,烤了一大堆饼干,蒸了好几大盆各种馅儿的包子,还有老婆和女儿爱吃的豌豆包。同时,他把房子前后打扫干净,就等着我们回家了。但最终我还是没能成行,给妈妈泼了一盆冷水。我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悔恨。我可以想象,为了迎接我们一家人,80多岁的妈妈,奔波忙碌,摘菜、切馅、和面、擀面、生火、煮锅。一个人做这么多面食,想必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的辛苦工作。我什至可以想象,在清明节前的日子里,母亲无数次在村口徘徊,热切地盼望着孩子们的归来。这对我妈妈来说确实很难。
留在家乡的几天,我沐浴在母爱之中。饭桌上,我吃了炖扁豆、烤韭菜等美味佳肴。我的嘴里充满了童年的味道,也尝到了妈妈的味道。晚上,我和妈妈睡在儿时睡过的热床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童年。我家乡的房子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距今已有40年历史。当时一家八口人挤在三间小屋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父母决定准备材料建造自己的房子。他们节衣缩食,一根一根买檩条,用车运来石头砖瓦,像一对勤劳的燕子衔着泥窝。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付出了太多。睡在妈妈身边,呼吸着乡村的新鲜空气,我感觉很踏实、放松。夜里,妈妈唠叨的声音时不时地传入我的耳边,其中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工作的指示,有对家人的祝福……枕着妈妈在枕头上的呢喃声,我安详地睡着了。
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告别前,女儿摘下手镯,戴在妈妈的手上。她走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妈妈。祖孙俩互相拥抱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带着对母亲无限的依恋和不舍,承载着她沉甸甸的爱,踏上了归程。
作者简介崔光乐,菏泽市委主编
一点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举报渠道从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一点”。全省600名编辑在线等你报道新闻!
本篇文章为大家介绍的青未了|崔光乐后备箱里的母爱,以及关于疫情期间的母爱相应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