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网友都想知道郑州发布36号通告“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一些郑州疫情防控通知要求的相关题,接下让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吧!
郑州市新型冠状病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通知
目前,郑州全市已转变为低风险区,但“低风险”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区域解封”并不意味着“疫情缓解”。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市“外防”输入、防内反弹任务依然艰巨、艰巨。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现就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公告如下
1、强化个人防护意识。请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使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自觉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出国、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除非有必要的区域。
2、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丧失、鼻塞、流鼻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做好个人防护,并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医。发热门诊并配合完成信息排查、核酸检测等,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加强免疫屏障建设。加强服务保障,做好组织指导,规范接种流程,落实便民措施,组织无禁忌症、符合条件但尚未接种的公民尽快接种新冠病疫苗,确保全民接种新冠病疫苗。适当年龄可接种,重点行业可接种。“联通”,加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四、强化输入例防范措施。新郑机场入境旅客要严格执行口岸检疫、闭环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社区健康监测等闭环管理措施。港口等高风险岗位人员要严格实行集中居住和“两点一线”管理。进入郑州的冷链物流和邮件实行综合仓库管理。
5、加强社区人员防控。居住小区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核验健康码、外来人员登记等措施。从国内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返回郑州、或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入郑州的人员,应提前24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报告,并积极配合社区实施隔离医疗观察或健康监测措施。
六、加强农村防控。坚持“县、乡、村、村、组、户”四级责任制,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做好登记、健康监测、卫生监督等工作。回国人员异常情况处理。工作。严格控制庙会、文艺演出、展览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市场规模和频率。
七、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大厅、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场所,影剧院、馆等封闭场所,敬老院、院等特殊场所,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核验健康码。应采取措施加强人群控制和场所清洁、通风、消。
八、加强交通站点防控。机场、高铁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等交通站点要加强人员疏导,避免人员聚集。乘客进出站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核对健康码。乘坐地铁时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验证健康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服务时,必须佩戴口罩并验证健康码。无“绿码”人员不得乘坐。
九、加强会议活动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严格管控各类聚集性活动,尽量采用线上方式举行会议、培训、活动。确需线下举办的,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提前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和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必须向当地报告流行病预防控制机构。
10.加强医疗机构防控。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没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不得收治有可疑COVID-19症状的患者。COVID-19定点治疗和康复医院不安排探视和陪伴。其他医院除非必要,一般不要求探视或陪同。确实需要陪伴的,必须有固定人员,每周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严格活动范围。快递、外卖均在院外无接触配送。零售药店销售退烧药、止咳药、抗病药、抗生素等药品,实行信息实名登记制度。
11.加强各类校园防控。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分期、分批、错峰有序开学。推迟开学期间,科学组织网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科学制定返校计划,加强防控物资储备,加强返校后管理,监测师生健康状况,做好可疑症状预警处理,确保复学复课。“安全开学、安全开学”。
12.强化防控责任落实。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按照“管行业、管疫情防控”的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细化完善各行业防控预案,加强监督检查,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疫情扩散风险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凡是需要验证健康码通行的地方,要主动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通行便利服务。可以采取凭有效件登记等替代措施,不能以“健康码”作为唯一通行凭证。
上述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和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动态调整。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郑州市新型冠状病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31日
编辑林耀
本文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图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篇文章解完毕了关于郑州发布36号通告“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话题,和一些郑州疫情防控通知要求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