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雷达天气图,记探照灯部队打靶(二)

很多网友都想知道记探照灯部队打靶(二)的题,关于昌黎雷达天气图这样的题,就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吧!

作者邓二团曹新华

看来我第二次参加探照灯兵团打靶是在1972年,距离1968年的已经过去四年了。虽然我当时也在参加探照灯部队的打靶练习,但是我的身份却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连部的无线电报员,而是二轻团三营八连821站站长。

1970年底,为了从1968岁的战士中提拔雷达探照灯站指挥员,二团聚集了13名经过特训的雷达站指挥员到团部集中训练。我也被纳入了小组,从无线班长转行了。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副站长强化培训。1971年3月,团长发出命令,任命我为邓二团3营8连821站站长。

大概是1972年秋天,我们邓二团三营接到命令,与高炮七师二十团一起参加实弹打靶训练。当时我们邓三营负责北京的防空战备任务,我的雷达探照灯站部署在顺义县文化营。接到准备打靶练习的命令后,我们照常进行了近一周的“撤入位”训练。

我是一名转行的站长。在担任站长之前或之后,我从未经历过行军或调动。副站长培训期间,我只简单讲过一两次疏散安置。所以我花了很大的精力组织这个站进行退出和安置的培训。经过多次演练,我确定了每个号手在转移部署过程中的动作任务和要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转移部署时间。同时,我还和拖拉机司机练习如何将拖拉机和雷达探照灯从火车侧面开到火车车厢上。

不知为何,第二次进入昌黎场的记忆并不如第一次那么清晰。只记得在钟哲林副站长的配合和帮助下,到达靶场后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架起水平仪并校准。确定雷达天线的几何位置,然后利用罗盘确定雷达探照灯的方向。整个安排过程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

说白了,探照灯部队的打靶练习就是配合高炮部队的打靶练习,但我们配合的责任很重。因为高炮的目标是由航空部队的轰炸机通过钢丝绳牵引的。由于目标是帆布制成的,雷达几乎不可能探测到它。因此,只有雷达检测到目标飞机后,才打开灯,然后以一定角度降低探照灯。找到目标。如果我们的探照灯部队处理不好,就会误导高炮部队,给飞行员和飞机造成很大的危险。听老兵说,有几次我们的探照灯照射飞机时间过长,导致飞行员惊慌失措,拒绝继续配合高炮部队打靶。所以,夜间高炮实弹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我们探照灯部队!

因为这个责任,我第一天晚上就指挥雷达探照灯站执行打靶任务,心情非常紧张。那人站在阵地边缘下达指令的时候,双腿都有些颤抖,命令似乎不是出自他自己的口中。很难控制他的情绪。好在我们站平时训练有素,我的副站长钟哲林同志也是一位老牌副站长。在我们全站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晚实弹时,我站雷达距离很远。我们在30公里处发现目标,并在近30公里处定位。接到连长开灯命令后,我们一开灯就撞上了飞机。然后,按照预览中的指示,我们的三个雷达探照灯站很快就找到了目标,并不断跟踪。然后九个没有雷达的探照灯全部打开。我们的灯光紧紧跟随目标,为高炮部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随后的实弹中,我开始进入角色,很好地指挥我站顺利完成了打靶任务。据说高炮部队的实弹表现也不错。还听说飞行员报告高炮过程中击中了目标。——因为击中目标时的振动可以通过钢丝绳传递到飞行器上。我忘了那是哪个目标了。由于目标被前面的高炮部队击毁,轰5战斗机返回机场并拖着另一个目标,以便尚未轮到实弹的部队可以继续瞄准。

三年后,由于高炮全部配备了炮兵瞄准雷达,探照灯兵团的历史使命也完成了,我们邓二团接到上级命令,取消建制,团部改为独立地空导弹第16团司令部。第1营和第2营改编为地空导弹独立XX营和XX营。另外,他们还与地空导弹独立XX营的部分干部战士混编,组成了XX营。二灯团三营留在原地,隶属高炮第七师指挥。不久之后,他们也将探照灯送进了仓库,整个营被改装成了高炮部队。从此,探照灯部队的打靶练习成为了这支部队永远的历史。

对于记探照灯部队打靶(二)的相关话题,本篇文章对昌黎雷达天气图这样的内容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