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新冠疫苗获准紧急使用,我国获批疫苗已有14款

你们想知道关于又一款新冠疫苗获准紧急使用,我国获批疫苗已有14款和一些有关新冠疫苗的上市公司是怎么回事的吗?那么听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解吧!

3月22日,石药集团公告称,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集团新型冠状病mRNA疫苗SYS6006已纳入紧急使用在中国。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4种新冠病疫苗获准上市或获准紧急使用。

2023年以来,新冠疫情在中国似乎“消失”了。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新冠疫情已基本结束”。不过,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有超过50种新冠病疫苗获批,还有数百种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些仍在开发中的COVID-19疫苗还有用吗?

“新冠病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人类抗击新冠病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目前来看,国内这波感染率较高的疫情已经过去,但出现小规模疫情暴发。”不排除未来出现疫情的可能性。疫苗研发仍需继续跟上,同时扩大更多疫苗的功效。”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

我国仍有多款疫苗处于研发阶段

此前,国内批准的COVID-19疫苗中尚无采用mRNA技术路线的产品,但不少企业已经布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询发现,除国药控股外,进入市场的企业还有艾美疫苗、安科生物、康希诺等十余家企业。

从进展情况来看,国内mRNACOVID-19疫苗产品目前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其中沃森生物、康希诺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产品正处于二期或三期临床试验。此外,沃森生物科技和斯里兰卡微生物各有一款新冠病mRNA疫苗已在海外获批上市或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除mRNA技术路线外,国内企业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仍处于研发过程中。沃森生物科技于2022年12月在其互动上表示,该公司的重组蛋白COVID-19疫苗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益生生物今年1月披露,公司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广谱重组蛋白新冠病疫苗临床试验申请。

国内一家COVID-19疫苗研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该公司研发的COVID-19疫苗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疫苗临床试验申请,正在研究中。等待临床批准。在他看来,虽然新冠病感染已进入“B类B”阶段,但根据欧美等国家的情况,不排除未来出现多轮感染的可能性。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新冠病疫苗的未来依然有效。

“此外,除了预防作用外,疫苗能否在感染的其他阶段发挥作用,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2022年11月16日,一名居民在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大街的疫苗接种点接种了吸入式COVID-19疫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牛洪超摄。

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未来还有用吗?

医盾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谢一炯也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表示,目前,新冠疫苗仍然是减少疫情对社会影响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手段。因此,仍在研发中的新冠疫苗未来仍将上市。可能会发挥作用。

“研发新冠病疫苗的意义在于预防感染、减少死亡,从现在来看,我们只实现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探索。”谭晓东表示,此外,对于我国疫苗行业来说,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也是一次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疫情期间,灭活疫苗、腺病载体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应运而生,疫苗研发技术不断实现创新突破。

在谭晓东看来,COVID-19不会是人类经历的最后一次流行病,未来的情况尚不得而知。作为应对疫情的“利器”,——疫苗的研发不能停止。“尽管针对的病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但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让我们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方面拥有更多优势。”

谢一炯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功,国内新冠疫苗需求有所下降。目前,群体免疫屏障已经建立,但局部、散发性感染仍可能发生,新冠病疫苗的需求依然存在。另外,老年人群体免疫力较弱,接种疫苗是帮助他们建立坚固免疫屏障的方法。新冠疫苗也有一定的需求。

“对于COVID-19疫苗研发公司来说,他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思路。”谢宜炯表示,一是强化布局意识。疫苗企业应根据病突变情况及时调整疫苗研究方向,进一步提高疫苗的有效性。此外,与新冠疫苗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应随势而变;其次,关注需求变化,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疫苗采购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定位。

参考

CallawayE下一代冠状病疫苗图解指南Nature2023年2月;6147946:22-25

编辑陈龙飞

校对李爽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篇文章主要是解一些又一款新冠疫苗获准紧急使用,我国获批疫苗已有14款的题,其中也对有关新冠疫苗的上市公司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详尽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