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长汀市政府加强基础教育“十条措施”已开始实施。

教育视角丨长汀落实市政府加强基础教育“十条措施”、长汀一中新分校设立、教师“现管校招聘”、新政策……


微长汀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市政府加强基础教育“十项措施”的意见


廷正宗[2018]12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全县各类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加快提升教育教学方法质量和水平,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龙岩市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十项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长汀县教育工作实际,经调研,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1.促进基础教育群体发展。


1.转变学校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优质学校资源优势,深入实施“领军名校工程”,推广“领军名校分校”、“领军名校、弱势学校”等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将从城市地区开始试点运营。长汀县汀州小学“一校两区”运行,是指长汀县汀州小学与金芳校区楚前房小学、七里小学校区实行统一校区划分、有序并行管理。中学在长汀。哈纳中学整体搬迁至马北新校区,在工贸城新建长汀一中分校,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六中建于南立物流园区,与长汀二中合并,形成“名校”,实现“弱校龙头”集体发展。学校以“一个班子、多个分支机构、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一体化评价”为运行模式,实行“统一人员管理、一体化资金管理、一体化制度建设、一体化质量考核、一体化考核评价”。我们为各分支机构提供“五大统一”的紧密管理模式。


2、拓展管理渠道。深化城市义务教育“分区”管理和农村弱势学校“寄售管理”,推动优质学校、普通学校、弱势学校融合发展,扩大高等学校范围教育。——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全面提高5所朱镕基实践教育项目学校与全市5所优秀中小学、民办龙宇中学和弱势乡村学校铁长中学、安街中学、阳谷中学的帮扶水平。南岩中学“十三五”期间开展委托管理组建A组,努力把龙宇中学建设成为真正的优质学校,四所农村弱势学校水平达到县上班级水平。达到。


2.推进“军管学校招聘”教师队伍


3.建立教师招聘动态管理机制。一是统筹使用制剂。在核定教职工总数内,县教育局统筹协调各学校教师人数的分配,并根据班级规模、生源、师资结构等分解上报各学校的职位结构。报送县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厅,加大教师调配灵活性,有效盘活全县师资资源存量。长汀县委办公室、教育局制定“县属学校招生”实施细则,由教育局组织实施。二是实行“退补平衡”。县聘任办会同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厅立即确定年度聘任计划总数,确保专任教师“退补平衡”。优先补充因自然减员而产生的专职教师,因各学校或科目师资短缺,需保证全县所有中小学提供国家要求的科目。三是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全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全面把控、动态协调”机制。在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的岗位总数内,县教育局根据教师编制和师资结构具体分配给各学校,并及时调整岗位数量方式。它是根据教师交流和流通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安置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要优先向农村和困难学校倾斜。在规定比例上限内,适当提高农村边远中小学校、弱势中小学校高级职称比例。


4.完善新教师聘任制度。全面实行中小学新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未来五年,通过全省综合招聘和人才引进渠道,每年将新增100名以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施优秀人才引进战略,每年引进10名高学历、高资历的优秀毕业生。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向农村学校安置新教师,确保农村学校开设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结合农村教师岗位特点,放宽招聘条件,完善考核方式,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优化农村学校教师结构。强化三期、一期扶持工程,鼓励取得教师资格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5、大力促进校际交流。为完善校长交流工作机制,制定并公布《长汀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流通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交流,引导城乡学校、强弱学校之间优质教师双向流动。对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互派的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对偏远弱势学校互派的校长、教师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学校之间往来的校长、教师,符合当地劳动补贴、农村教师补贴的,可获得配套补贴。


6.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探索构建“懒惰”教师管理机制,以教师师德、能力、绩效、贡献为核心,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通过严格评估、科学评估,逐步建立教学退出机制。年度考核发现教师不适合的,学校可以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调整岗位的,学校可以按照规定解除聘用合同。教师按照程序连续两年被认为不适合工作的,学校可以调整岗位,并可以终止聘用合同。


3、建立基于绩效的岗位评价和招聘管理体系


7.完善教师岗位评价和招聘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任免管理,完善教师聘任评价制度,制定《关于张正贤教师可晋级或降级的实施意见》并宣布。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尊重评价结果、评价任用。公平引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退出机制,通过岗位任用、岗位评价、竞聘、解聘、辞职等方式实现升降。


8.加强教师资格评价管理。加强在职教师的岗位管理和聘任期限考核,建立聘任机制、处分机制、可晋升教师辞职机制。任期评价结果作为优先选拔、岗位评价、薪酬分配、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不合格者,暂停其当年正常教师,不再进行优秀评价,并予以降级或调任。教师年度考核或者在职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调整教师岗位或者安排教师辞职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后再调整岗位。学校可以无正当理由调整职位,或者尽管同意调整职位,但在员工就任新职位后,学校仍可能未通过年度评估,或者如果等待期超过12个月,仍不符合总体措施的,学校可以按照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四、建立教师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9.完善工资保障体系。制定出台长汀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阳光绩效”评价方案,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工资,完善长效联动机制,依法保障平均工资收入。全县教师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2017年起,长汀县财政每年拨款2500万元,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教育绩效激励、优秀励”的原则,设立基础教育和教育质量专项“阳光绩效”基金。它被使用了。中小学教师、名师、名校长等特殊津贴和励。特殊绩效补偿由长汀县教育局负责支付,并按照“教育、更多”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了绩效补偿方案。教育、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教育。”并明确资金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和使用。


10.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制度。根据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乡村教师扶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关于长汀县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发放办法的通知》,对乡村教师实行生活补贴。乡村教师除乡村工作补贴外,将原来享受的乡村教师补贴调整为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平均补贴在300元以上。


5.完善班主任考核励机制。


11、实行班主任金制度。按照“以绩效为中心、劳动报酬挂钩”的原则,制定并公布了《长汀县中小学教师绩效薪酬实施办法》。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教师进行考核,于次年7月中旬和1月中旬完成。全县中小学校,每班人数45人及以上的班级为一类教室,20-44人的班级为二类教室,10-19人的班级为二类教室。三号教室。9名或以下学生的班级为IV类班级。班主任绩效分四个等级评选,对考核合格并取得优秀、良好、合格成绩的班主任,按绩效标准励一等800元或600元。每人每月500元,二级按绩效标准发放,每人每月给予绩效标准600元、500元、400元。根据绩效标准,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400元、300元的工资,四个班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400元、300元的绩效标准。按绩效标准支付400元、300元、200元。每学期按5个月计算,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不能领取班主任级别的绩效报酬。


六、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12、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构成。规范校级领导职务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校长队伍结构,提拔任用35岁左右的优秀教师担任校级领导人员。大型、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女性领导人员。鼓励校级领导实行跨单位轮岗。实行学校辅导员试用期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全力支持学校领导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包容学校领导在改革创新工作中犯的错误,追究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的责任。


13.完善校长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校长绩效评价体系。制定颁布《长汀县中小学校级领导绩效励实施办法》,根据学校办学情况、教育质量和教育质量评价进行分类评价。评价为优秀校长、优秀合格学生,一级学校平均每人每月1500元,二级学校每人每月1000元,二级学校每人每月700元对于三流学校来说,这很令人欣慰。学校班子其他成员的绩效励按照《长汀县中小学班主任绩效励实施办法》中二类班主任绩效考核管理。二是建立社会参与的校长满意度评价体系。组织开展民主评价活动,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中小学校长满意度评价,通过校长电话向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征求评价意见。跟踪措施、调查、讨论等评价结果纳入校长绩效评价和等级评审。三是适当延长优秀校长任期。特别优秀的负责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批准,可以延长退休年龄。


实施14个著名重大工程。《长汀县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公布,选拔一批师德优良、学术修养深厚、视野开阔、管理规范、具有教育创新能力的县名校长引领县校长队伍建设。名校长实行动态管理,管理周期为三年,每个周期有20名名校长。


15、严格中小学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维护和完善个人述职、约谈、***、诫勉、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约谈等制度。建立校长退休后财务责任审计制度。健全学校领导退出机制。鼓励领导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增强团队活力,鼓励卸任学校领导职务的领导继续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加强优秀人才的使用和管理。“第二任期辞职的老校长”。


七、完善教育、科研和培训体系


16推进教师培训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继续学校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长汀县教师继续学校实现标准化建设,建成小学和普通学校。集培训、教育、研究、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


17.加强教学科研培训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优化教学科研培养师资结构,适当增加教学科研机构人员,配备各领域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完善教职员工选聘制度,吸纳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信誉好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入教职员工队伍。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